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论百读不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论百读不厌

前些日子参加了一个讨论会,讨论赵树理先生的《李有才板话》。座中一位青年提出了 一件事实:他读了这本书觉得好,可是不想重读一遍。大家费了一些时候讨论这件事实。有 人表示意见,说不想重读一遍,未必减少这本书的好,未必减少它的价值。但是时间匆促, 大家没有达到明确的结论。一方面似乎大家也都没有重读过这本书,并且似乎从没有想到重 读它。然而问题不但关于这一本书,而是关于一切文艺作品。为什么一些作品有人“百读不 厌”,另一些却有人不想读第二遍呢?是作品的不同吗?是读的人不同吗?如果是作品不 同,“百读不厌”是不是作品评价的一个标准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思索一番。

苏东坡有《送章惇秀才失解西归》诗,开头两句是: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百读不厌”这个成语就出在这里。“旧书”指的是经典,所以要“熟读深思”。《三 国志·魏志·王肃传·注》:

人有从(董遇)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意自见”。

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所谓“意自 见”,“子自知”,着重自然而然,这是不能着急的。这诗句原是安慰和勉励那考试失败的 章惇秀才的话,劝他回家再去安心读书,说“旧书”不嫌多读,越读越玩味越有意思。固然 经典值得“百回读”,但是这里着重的还在那读书的人。简化成“百读不厌”这个成语,却 就着重在读的书或作品了。这成语常跟另一成语“爱不释手”配合着,在读的时候“爱不释 手”,读过了以后“百读不厌”。这是一种赞词和评语,传统上确乎是一个评价的标准。当 然,“百读”只是“重读”“多读”“屡读”的意思,并不一定一遍接着一遍的读下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