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嚼杨木,梦小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先是梁实秋先生在《雅舍小品》中写《牙签》,说《水浒序》中“进盘餐,嚼杨木”一语,据《佛国记》里“佛在此嚼杨枝”的话,应将“嚼”解为“削”,嚼杨木是取一根牙签剔牙之意。谷林先生於是写短文说这件事,认为梁先生“言之颇似近理,文尤波俏可喜”。金克木先生看了用辛竹笔名写小补白说,“嚼杨木”是刷牙,不是剔牙。金先生写过《天竺旧事》一书,有实地考察的经验,指出他在印度也用过一种叫做尼姆的树(楝树之类),摘其嫩枝,去掉叶子,将一头放在口中,嚼软后用以刷牙,味道很苦,可消毒。

中文实在难。谷林先生还有一篇短文叫《小山》,说的是温庭筠《菩萨蛮》词中那句“小山重迭金明灭”中的“小山”。这个“小山”各家解释都不同,黄裳先生说是“千古之惑”。《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说“枕屏上所画之景”叫“小山”;屏上金碧山水日久剥落以致或明或灭,所以是“金明灭”。夏承焘则谓唐明皇造出十种女子画眉的式样,“小山”是十种眉样之一。俞平伯驳之曰:“眉山不得云重迭”。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说:此句咏当时妇女发间金背小梳;唐代妇女喜於发髻上插几把小小梳子做装饰,露出半月形梳背,有多到十来把的。沈先生说,词句描写的是头上金银玉小梳背在头发间重迭闪烁的情形。谷林先生认为这个解说与温词下一句的“鬓云欲度香腮雪”密合无间。黄裳先生也说沈先生的论证可信服,或可一破千古之惑了。不过,谷林先生还有一个疑问:“词中到第三句方始‘懒起画蛾眉’,则竟是一夜不曾卸装,试问重甸甸插着满头小梳就枕,如何使得!”这话也“波俏可喜”。弄到后来又妙想“小山”是枕头着力处下陷的模样;小山重迭是两个枕头叠在一起,而枕头上又绣了画,只因髻鬓松散,云烟掩映,隐约只见“金明灭”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