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九章 机诈 1、床头捉刀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魏晋是一个尚力尚才的时代,人物品评首重才情风度,很少论及人物的道德操守,曹操在《求贤令》中“唯才是举”而不问其他,公开要求举荐“盗嫂受金”的能人。《世说新语》虽然首列《德行》,那不过是谨守孔门四科的“例行公事”,相较于谈言语、文学、任诞、容止等章,内容既不出彩,篇幅又不太多。《夙惠》专写少年的聪明和天才的早熟,《捷悟》专写敏捷的才华和敏锐的感悟,《假谲》甚至专写手段的机巧和为人的狡诈。作者对于机诈似乎并无贬义,相反,对很多随机应变的能力还十分欣赏。这里隐含的价值判断是:只要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三国时期的魏、蜀、吴,很难说哪家的目的更高尚,要说高尚谁都有份——谁都宣称要统一天下,要说卑鄙谁都一样——谁不是为了自己黄袍加身?说到手段则只有高下之分,而无道德上的好坏之别,在手段的范围内,你可以说谁最精明谁最愚笨,但不能说谁是伟人谁是小人。

《三国志》称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说刘备“机权干略,不逮魏武”,说诸葛亮“应变才略,非其所长”,这些评价可谓恰如其分。诸葛亮缺乏曹操的冒险精神,刘备没有曹操的雄才大略,孙权更没有曹操的学识胸襟。魏晋之际,曹操比诸葛亮有胆有才,比刘备有眼光有谋略,比孙权有远见有气魄——魏晋人物当以曹操第一。谁能像他那样,战场上留下“官渡之战”这样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谁能像他那样,文学上留下那些悲壮慷慨“时露霸气”的诗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