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五章 君臣误国 国忠告状:告安禄山蓄养壮士、招纳谋臣、储备物资与私做官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天宝十三年(七五四年)正月,安禄山风尘仆仆地赶到华清宫,跪倒在唐玄宗面前,泣曰:“臣本胡人,陛下宠擢至此,为国忠所疾,臣死无日矣!”安禄山不是唐玄宗的宠臣吗?怎么突然说出这样狼狈的话来呢?

原来,杨国忠在皇帝面前告他的状,说他有反心。怕玄宗不信,杨国忠还激了玄宗一句,说:“陛下试召之,必不来。”玄宗就真的下了一道命令,宣安禄山入朝了。杨国忠为什么要告安禄山谋反呢?因为他控制不了安禄山。我们讲过,杨国忠自从当了宰相,就大权独揽,把整个朝廷基本上都握在自己的手心里。但是,杨国忠几乎是凭本能就知道,有一个人他控制不了。谁呢?安禄山。安禄山得宠的程度绝不在杨国忠之下,而且对他表现得颇为轻蔑。这对杨国忠来讲可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怎么办呢?既然控制不了他,干脆整倒他算了。历朝历代文官要想整倒武官,差不多都找同一个理由。什么理由呢?谋反。杨国忠也不例外,整天在玄宗面前说安禄山要谋反。不过,谋反可是一件特别严肃的事情,红口白牙的瞎说不行,总得有些证据。那么,杨国忠告安禄山谋反,有没有证据呢?他还真有一些。

第一,蓄养壮士。安禄山不是经常抓俘虏吗?抓到骁勇的俘虏,安禄山既不杀,也不放,都养起来了。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就是“禄山养同罗(六二八年。">,遣使入唐,后归附唐朝)、奚、契丹俘虏八千余人,谓之‘曳落河’”。曳落河是突厥语壮士的意思。这八千壮士既是他的干儿子,也是他的亲兵,个个骁勇善战,一可挡百。安禄山如果没有反心,养这些壮士干什么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