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四章 宠幸禄山 安禄山出身:偷羊贼的才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安禄山是何许人?《资治通鉴》里有这么一句交代:“安禄山者,本营州杂胡。”什么叫杂胡呢?就是唐朝人对粟特人的称呼。粟特人是古代中亚地区的一个商业民族,属于伊朗人种。他们沿着丝绸之路往来经商,为沟通欧亚两洲的物质与文化出力不少,现在博物馆里那种带着尖帽子、背着口袋、骑着骆驼的陶俑,塑造的就是粟特人的形象。在经商的道路上,粟特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聚居点,营州是他们在大唐境内建立的最东边的聚居点,在今天辽宁省的朝阳附近。安禄山就出生于营州。不过,安禄山并不是纯粹的粟特人,而是粟特和突厥的混血儿。他的父亲是粟特人,姓康;母亲是突厥人的巫师,姓阿史德氏。那他怎么会叫安禄山呢?据说是因为他母亲长期没有孩子,后来到阿荦山下祈祷,终于生下他,因此取名阿荦山,就是突厥语“战神”的意思。如果冠上父姓的话,当时就该叫康阿荦山。可是后来,他的父亲死了,母亲带着他改嫁给姓安的粟特人,康阿荦山也就成了安阿荦山。再以后,和汉人打交道多了,又改成了比较汉化的名字——安禄山。

尽管安禄山起了个战神的名字,但是他的第一份职业并不是军人,而是个互市牙郎,也就是边境各民族做互市贸易的中间人、掮客。为什么做这个工作呢?因为安禄山语言能力超强,通六蕃语(一说九蕃语)。可能我们现在听了觉得特别震撼,我们光学一门英语还那么费劲,安禄山多聪明啊,怎么能会那么多种语言?其实想想也好理解。首先,粟特是商业民族,祖祖辈辈跟各色人等打交道,所以有粟特人血统的安禄山语言天分当然会比一般人强;另外,他的语言环境也好。安禄山生活在民族杂糅的地区,本身又来自国际家庭,母语至少就两种了,再多学几种语言也不特别困难。可能这样的人才在营州地区并不特别罕见,所以安禄山这个互市牙郎的收入也就是一般。赚的钱不够花,怎么办呢?安禄山只好又经营了副业——做贼,偷羊贼。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