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1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完全可以,谢谢先生,再见!”

“再见!陈先生。”

去过几次晓庄师范之后,许子鹤确信,这所刚刚建立的学校必将成为引领中国教育风潮、培养救国救民栋梁之材的风向标,便指示罗琳和武丕洲格外关注这所学校的师生。巧合的是,大革命失败后,江苏各地特别是苏北很多进步青年都慕名来到晓庄,这为南京市委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创造了前提条件。

1928年春,晓庄师范建立了石俊任支部书记,叶刚、郭凤韶、谢纬棨、姚爱兰、袁咨桐等为骨干的**支部。

晓庄师范逐渐成为南京传播进步思想的重要阵地。两年之后,在南京市委支持下,晓庄师范支部联络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大附中等学校的一些进步学生,筹划成立“南京中国自由大同盟”,号召南京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团结起来,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集会、结社、出版和言论自由。

4月3日,一场席卷金陵城的风暴平地而起。

南京城有一家英国人开的洋行,名叫“和记洋行”,为南京开埠后外国人开办的第一家工厂,也是当时南京乃至全国最大的食品加工厂。英国人和他们的洋买办从工厂开办之日起,就绞尽脑汁盘剥工人的血汗钱,到了1930年,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工厂将雇佣工人分成长年工和短工两类。从事电气、锅炉、机器房、修理间的技术工称长年工,月酬介于十到二十元之间,仅有的这点工钱还要被扣去百分之十的“储蓄保证金”。工厂规定,这笔钱平时不得领出,必须等到被裁减或辞退时才能提取,实际上最后还是被工厂侵吞掉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