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明 明朝的文化和科学技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哲学

明初期,巩固封建统治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程朱理学,仍然占支配地位,封建帝王对它也大为提倡。洪武、建文时的御用学者宋濂和他的门人方孝孺,被称为“程朱复出”。在明成祖主持下所编的《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等都以程朱理学为依据,考试者不能离开攻读朱熹注解的《四书集注》和他对《五经》的见解,否则就会造成“鸣鼓而攻之”的局面。英宗正统以来,明朝的政治统治有所动摇,农民起义四起,明王朝受到威胁。正统时,著名理学大师薛瑄、吴与弼等在学术思想上认为程朱之学已无发展余地,但在政治上,薛瑄见于谦之死而不论救,吴与弼则投入石亨门下,他们的作为又为士大夫所不齿。这使得封建统治者中的一部分人,不得不寻找新的理论,以挽救地主阶级面临的社会危机。于是出现了以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的王学。

王守仁的哲学思想体系十分庞杂,他继承南宋大儒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又受到佛教的禅宗影响,称自己的著述是“孔门正法眼藏”。他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但又反对程朱理学的作为封建道德准则的心外之理,认为理是在心内的。他在晚年还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只要通过内心的反省,就能“去人欲,存天理”,使心中固有的天赋观念更多地发挥出来。根据这个理论,他还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要劳动人民按着儒家的封建道德去思维和行动,甘心受封建剥削阶级的统治。但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的儒家人物,王守仁的思想脱离程朱理学的派系,对解除士子思想束缚,大胆进行思考,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