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粉之属 菜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有一派说法谓客家菜包乃客族南迁后所研发。盖客家源于华北,日常自以面食为主;后来不得已改吃米食,遂变化米食外形成水饺状,带着怀念的意思。

粮食种类既变成以稻谷为主食,辅以地瓜、芋头和瓜菜,又出现了许多既是菜肴又是主食的食品,例如“粄”。

客家菜包就是粄,以糯米为主料,加水磨成浆,再脱水成米团,用以制作成各种口味的点心。客家菜包与一般菜包最大的差异在外皮——不用面粉制皮,而采糯米。发展至今,外皮种类越来越多,诸如绿色的艾草粄,紫色的山药粄,黄色的南瓜粄、地瓜粄。白色的原味菜包多用新鲜萝卜丝,其他菜包则多采干萝卜丝。

最普遍的仍是以圆糯米磨浆,压干,拌匀的白外皮,皮薄馅多是美味的方程式。从前,客家庄过年才吃菜包,除夕夜每人吃一个。春节前正当萝卜盛产,出嫁的女儿也都回娘家参与制作菜包,她们在溪沟里涮洗好萝卜,带回家削皮,锉签,用粗盐抓去水分,再加以爆香。菜包美味与否,关键在于萝卜丝炒得香不香。

如今菜包已是吾人的日常吃食,有时我上课会订购一些,跟研究生边吃边论学,令沉闷的学术有了生活的滋味。

台湾所发展出的客家菜包,南部叫“猪笼粄”,北部曰“菜包”,以中坜一带闻名,二十年来已成了中坜的名产。尤其是“刘妈妈菜包店”和“三角店客家菜包”,两店毗邻,都颇具规模,种类甚多,其馅料除了招牌萝卜丝,还包括高丽菜干、酸菜、竹笋、芋头,都饱满多汁,最了不起的是两店都二十四小时营业。客家菜包店的营业时间都很早,清晨即卖,往往未到中午就售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