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构筑“中国” 迁徙划分两周史:周王族的迁移与建国历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后稷之孙,实维大(太)王,

居岐之阳,实始翦商。

至于文(王)、武(王),缵大王之绪,

致天之届,于牧之野……

——《诗经·鲁颂·閟宫》

周朝,代表着中国上古文明与国家建设的鼎盛时代。周王族的崛起及建国历史,同样伴随着波澜壮阔的迁徙历程。周朝包括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而东周的出现,正是迁移的直接结果。

现代学者齐思和先生在《西周地理考》一文中将周民族称为“渭水民族”,并解释道:“世界最早之文化,类皆发生于河流之冲积区。古埃及文化发生于尼罗河流域,西亚文化起于两河流域,印度文化起于恒河流域,其显例也。盖文明初启,农业幼稚,人类既不知施肥之法,又昧于深耕之术,民劳利薄,文化自难繁盛,惟有沿河流之地,土壤肥美,适于灌溉,物产丰饶,得天独厚。一人耕可食数人,余人可从事其他方面之工作,文化进步,自较他处为速也。是故最早文化多发生于河流之两岸,此乃历史之通例,中国亦非例外。”

周王族的始祖为后稷,因善于耕作而被尧帝举为农师,并将其封在邰。邰城便是周王族最早的聚居地。据《括地志》记载,邰城在“(唐朝)雍州武功县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国,后稷所封也。有后稷及姜嫄祠。”邰城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后稷死后,其子不窋生不逢时,当时的夏王不重视农耕业,他因此丟掉了农师之职,并逃入戎狄人聚居之地。当其孙公刘为部族首领时,重新大力振兴农耕业,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周族也由此逐渐富强起来,受到了周边百姓的爱戴,周边人民纷纷向周族聚居区汇聚,“百姓怀之,多徙而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而公刘的另一项功业就是率领部众选择豳地建国,为周王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豳,又作“邠”,其地在今陕西旬邑县境内。从邰地迁移到豳地,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选择及创业过程。《诗经·大雅·公刘》一诗生动地展现了公刘当时率领部众在豳地建国的艰难历程,故而被学者们称为“史诗”。其诗句有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