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 犬牙交错话行省:元代的疆域与政区 2.行省制度与元中期的十一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元代在地方上的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与前面的朝代相比较有所不同,采用的是中书省、行中书省统辖制度。元代的这一制度是从金代那里承袭而来的。如果我们探究行省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王宫禁地称“省”,即省中。魏晋时期,在中央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协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省开始成为官署名称。如果遇到地方上有事情,中央政府便会派某些官员前去处理,组成行台省。我们在前文中已经提到过,三国时期,司马昭讨伐诸葛诞,开始设立行台自随。但其时的行台只是临时派出的中央行动机构,事情办完之后,便被撤销。也正是由于这种缘故,行台省在当时还没有一定的辖区。

到了北魏、北齐时期,因为当时州郡的设立过多,中央政府统治起来十分不便。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便设置行台省,统辖一定数量的州,这样行台的辖区也就形成了,实际上成为了州、郡、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从隋代到唐初,一直存在着行台制度。到了唐太宗贞观年间,行台才被相继罢免。

在金代,行台制度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金代在占据了北宋的疆土之后,继承了宋代分路的体制,只不过是将路的区域划得更小了一些。但是由于金代初期都城设在会宁,距离中原地区过于遥远,对这一区域控制十分不便,于是在天会十五年(1137年),金熙宗完颜亶废掉刘豫齐国政权后,便在齐国故地开封设立了行台尚书省。后来为了应对南宋与西夏的军事行动,也曾暂时设置过不少行台尚书省。到了金代后期,特别是蒙金战争爆发后,金朝军队接连失败,路的长官已无法应付一方的事务,为了处理地方的军政,金中央政府便派宰臣到各路“行尚书省事”,开府置府,统领一路或数路的区域,这些机构当时叫做“行尚书省”,简称“行省”。这些行省在当时仍然还是尚书省的派出机构,代表尚书省行使权力,带有临时性质,事情处理完毕后,便被撤销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