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强干弱枝”的新尝试:北宋与南宋(含辽金西夏)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4.辽、金、西夏的疆域与政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辽五京

唐朝末年,契丹在今天东北内蒙古一带兴起。907年,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主,将契丹八部合并为一国,于916年称帝。随后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少数部族,到926年,把渤海国灭掉。936年,又从后晋石敬瑭的手中接过了幽蓟十六州的控制权。938年,改国号为辽。983年,辽圣宗复国号为契丹。1066年,兴宗复称辽。到1125年,天祚帝为金兵所擒,辽亡。

北宋、辽时期疆域形势示意图

辽朝先后设有上、东、中、南、西五个京城,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下这五京的具体设置情况。

一、上京临潢府。神册三年(918年),耶律阿保机在契丹的发祥地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筑城,作为皇都。天显元年(926年),又对之进行扩建,营造宫室。到了会同元年(938年),更名为上京临潢府。这是辽朝早期的政治中心。史书上对这一地方作了如下的描述:“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

二、东京辽阳府。契丹在临潢筑城的第二年(神册四年),对辽东之辽阳故城(今辽宁辽阳)进行重修,设立了东平郡。天显三年(928年),契丹把所灭掉的渤海国人民迁往东平郡,升为南京。后来由于在幽州设立了南京,便又将这一南京改称为东京辽阳府。

三、南京析津府。天显十一年(936年),后晋皇帝石敬瑭将北部的幽蓟十六州拱手献给契丹以后,契丹统治者对这一地区非常重视,因为幽蓟十六州地区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区,它的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活动都比契丹本部地区发达。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们决定把幽蓟十六州中的幽州(今北京市西南)升为南京(又称燕京),称幽州府。于是改皇都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辽阳)也改为了东京,又在南京幽州建立了相应的许多官职,视为腹地,俨然以大国的姿态出现在宋朝的北部边境之外。开泰元年(1012年),又改称析津府。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