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部 父子君臣,1063~1067 5、濮议:父亲名义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难产的报告

治平二年(1065)四月九日,一场讨论在太常礼院举行。主持讨论的是翰林学士王珪,参与讨论的二十几位,除了太常礼院的礼官,就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都是饱学之士。讨论进行得很顺利,一番引经据典的论证之后,很快便就中心议题达成一致。按照事先约定,讨论结果将会形成报告,以文字形式呈送给皇帝,以供决策参考。照理,起草报告的责任属于翰林学士,轮不到旁人。书吏磨好了墨,铺开了纸。宽敞的大厅里渐渐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集中到几位翰林学士的身上。然而,翰林学士王珪、范镇等人却是面面相觑,无人开口,更无人动笔。大厅里的气氛迅速降到冰点,跟讨论时的热火朝天形成了鲜明对照。就在这个时候,司马光奋然起立,稳步急行,走向桌前,拿起了那杆无人敢动的千钧之笔。他走过的时候,在旁的人分明感到了一阵凛然之气。

他们讨论的究竟是什么问题,又达成了怎样的一致?既然意见一致,却又为何无人敢执笔立议?

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应当给皇帝的生父濮王怎样的名分和礼遇。问题是宰相韩琦提出来的,韩琦说:“礼不忘本,濮安懿王德盛位隆,所宜尊礼。”根据韩琦的提议,英宗下令,礼官、文学侍从集体讨论,以便达成共识,为濮王寻求合乎礼义与感情的名分待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