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上篇 往事知多少 第七章 “三八式”的形形色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三八式”的理论与实际

在一九三八年的盛夏,在昭觉寺的小佛阁之中,当小莹对张叔伦所做的地主家庭的“调查研究”提出以上的补充时,叔伦也对她的“补充”,提出理论性的“补充”,足使众姐妹大为折服——虽然据李兰的回忆,那时李兰、朱三妈、涂全胜、王秀英她们和李七爹,对“张书记的话”,一句也未听懂。

“张书记那时是我们山上山下的最高领导,”李兰说,“也是最忙的人。”叔伦认为山下那个“自卫大队”只是“乌合之众”,“迟早要出大纰漏”。那时秋收季节已近,当地原先解体了的国民党政权,已恢复了“乡镇建制”。日本人也搞出个伪政权,使原来的“三不管”的地区,渐渐地变成了“三管地区”,而三方面的目标都是在争取“秋收”。等到他们由“三管”而“竞争”、而“摩擦”、而“冲突”、而“刀枪相见”,则地方农民就更要遭殃了。

所以张叔伦认为他工作的当务之急,第一便是对“自卫队”那批乌合之众,加强“思想教育”;第二便是根据共产党的“苏区经验”,抓“基层组织”,因为国民党“干训团”训练出来的一些“乡镇干部”已逐渐形成一种新官僚体系、新地主阶层——他们不但与当地农民脱了节,与老地主(如林放鹤堂)也有尖锐的矛盾。这种新官僚、新地主,可能比旧官僚、旧地主更为可怕。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