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以一人而敌一国”——为刘绍唐先生创办《传记文学》二十年而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我国汗牛充栋的传统史学里,所谓纪传体——也就是那部头最大、撰修时间最长的正史(二十五史)所采用的体裁——实是史学的主流。其实纪即传。司马迁原是这一体裁的创始者,而司马迁所写的《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事实上便是“项羽传”和“刘邦传”。所以换言之,我们也可以说,中国传统史学是以传记为主体的。传记写的是人的故事。把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社会行为忠实而有趣味地记录下来,让人百读不厌,那就是传记文学了。

论传记文学,推上去,司马迁当然是这一行的鼻祖。我国古代各行各业照例都供奉他们的祖师爷——例如木匠的是鲁班,唱戏的供的唐明皇,药店供的神农,医生供的是华佗,等等。所以刘绍唐先生如果也要在“传记文学社”供一位祖师爷,那么司马迁也就该当仁不让了。

不过传记这项文学,在二十五史的头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之中,都写得很好,其后便愈来愈糟。形式主义化的结果,到《清史列传》和《清史稿》上的“列传”,简直就令人不忍卒读了。

由于正史的形式主义化,它也就影响了私家传记作者的写作。所以在中国的传记文学里,“四史”而后,简直没有几篇可以说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司马迁不但传记文学写得好,他的自传文也照样写得好,他那篇《太史公自序》,便是第一流的文学作品。不幸的是,这个自传文学的传统,和传记一样,也流于形式化。以后大家干脆就不写传记和自传了,索性来他个流水账——所谓年谱。一位老先生自知快要蒙主宠召了,想自我留名后世,便来他个“某翁自订年谱”。笔者昔年管图书,浪费人家的钱,把这类年谱买了不知道多少筐、多少篓,有时偶尔也去翻看翻看,看得生气,不觉便投书于篓——啍!我又不是你的儿子、你的孙子,看你这种书干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