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8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朕蒙您的教化,对大师感恩不尽、叩头顶礼;奉上高丽国朝贡的磨衲袈裟(袈裟由很多块缝制,每一块绣一佛像,据说是武则天亲手所绣)和水晶钵。敕令韶州刺史,修饰您所造寺宇,并赐大师旧居出生地,造一寺院为国恩寺。

日期:2021-03-03 10:54:08

1、《维摩诘经》重点是不二法门的解脱,不二法门是无所谓入世或出世、修道或不修道,佛与众生本来没有谁来束缚,自己真得了解脱就可以证得法身;法身本自清净,必须要有解脱的般若才能证得法身清净。所以,般若、法身、解脱是一体的;把握了这个重点,再来研究第七品。这一品的重点在《金刚经》提过的“所谓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一切众生本来处于道中的;因为我们不能得解脱,所以《金刚经》最后提出结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观是心观、心解脱了是正观,要般若正观、即正念就能心解脱。观本来是个大法,可是很多人不了解,把大止观变成了小止观、所以观不起来;众生也无所谓佛不佛,有个佛的观念存在就不是佛、就是众生了,也就是说非众生并不一定就是佛、众生即非众生。

2、真正的慈悲,使一切众生能够得到安乐;真正的安乐是涅槃、常乐我净的境界,佛教化众生的目的、是使众生最后能成佛、令众生永远得到佛境界的快乐。“菩萨之慈,为若此也”:以上这段文字都是维摩居士答复文殊师利什么叫做大乘菩萨之慈,这里讲的都是戒律,不要以为戒律和经典是分开的;这里每一句都有行慈,慈是真正做出来的、不是嘴巴讲讲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