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两年之后,也就是庆历六年(1046年),张尧佐被外放出京,担任权陕西转运使。虽然有台谏言官弹劾他才不配位,全靠外戚的背景上位(“由宫掖以进,恐上累圣德”),但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一直咬住他不放。毕竟在当时的环境下做官,谁没挨过台谏言官的炮轰呢?!

转眼又是两年过去,到了庆历八年(1048年)四月,张尧佐被召回京城,出任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台谏言官又开炮了,说张尧佐靠小侄女温成的关系屡获升迁,提拔得太快,有损公平之道(“非所以公天下”)。对此,宋仁宗通过冷处理的方式,留中不报,根本不搭这个茬,顺利地“蒙混”过了关。

半年多以后(同年十二月),温成被册封为贵妃,在后宫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小侄女显赫一时,当然没忘记让堂伯张尧佐也跟着水涨船高。翻过年头之后,距离上一次提拔尚且不足一年,张尧佐又被擢升为权三司使。隔了半年,相当于代理的“权”字也被拿掉了,正式掌管大宋王朝的钱袋子,一时权倾朝野。

宋仁宗原本以为,过去擢升张尧佐都比较顺利,这一回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麻烦,但他哪里想到,伴随着这道任命的下达,先前还表现得不温不火的台谏言官,顿时就炸开了锅。

皇祐元年(1049年)九月,宋仁宗刚把张尧佐头上的“权”字拿掉,一位名叫陈旭的台谏言官(时任监察御史)便上疏提出了异议。陈旭反对的理由,跟先前零零星星的质疑类似,无非讲了两点:一是张尧佐才不配位,没有金刚钻,也独揽瓷器活;二是他毕竟有外戚的背景,甭管有没有能力,放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上,都是极为不妥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