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十五 股肱之臣 虚心纳谏,宽厚待臣:王者胸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奉行比较开放的人才政策,所以一些时代精英纷纷到秦国谋求发展。秦王赵政身边的人才数以千计。面对这些人才,秦王赵政的态度是什么呢?《战国策》中记载了一个叫顿弱的人与秦王赵政的一次见面,从中可以看出秦王赵政对待人才的态度。

这位非常特别的人究竟特别在什么地方呢?他见到君王不下拜(有些学者认为顿弱即是尉缭)。顿弱扬言,我做人的原则是不向称王者下拜,如果能满足我这个条件我就见,否则,不客气,老子不伺候。这话传到秦王赵政的耳朵里,他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同意顿弱不拜而见(秦王欲见顿弱,顿弱曰:“臣之义不参拜。王能使臣无拜,即可矣;不,即不见也。”秦王许之。范祥雍《战国策笺证·秦策四》)。

一见赵政,顿弱开口就说:天下有三种人,不知道大王知道不知道。第一种人有其实无其名,第二种人无其实而有其名,第三种人是既无其名又无其实。

赵政听了顿弱这番没头没脑的话,不知道他要说什么,只好老老实实地回答:你说的我不明白。

顿弱说:有其实而无其名的是商人,他们不用拿着农具辛勤劳作,但是,他们却有吃不完的粮食;有其名而无其实的是农民,他们冬夏劳作,辛辛苦苦,却没有粮食吃;无其名而又无其实的是君王,身为万乘之国的君王却没有孝母之名,以千里之地落了一个不孝之实。赵政一听,气得浑身哆嗦。顿弱说:山东六国如此强大都没有损伤大王的名声,但是,大王软禁自己的母亲却毁掉了自己的名声(山东战国有六。威不掩于山东而掩于母。范祥雍《战国策笺证·秦策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