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十六 赵武灵王 可悲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他对赵国强盛的贡献堪与秦孝公对秦国的贡献相媲美。为什么赵武灵王最终竟然会惨死于沙丘宫呢?

沙丘之变实质上是赵国的一场宫廷政变,这一事件涉及赵武灵王、赵惠文王、公子章、公子成、李兑五个人,但是,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

就其内因而言,是赵武灵王自己犯了错误。

赵武灵王虽然果敢地推行“胡服骑射”,为赵国的兴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在君位继承上犯了不少错误。

一是废长立幼。公子章是赵武灵王的太子,只是因为赵武灵王后来得到了吴娃(孟姚),非常宠爱吴娃,竟然几年不出吴娃之宫(后得吴娃,爱之,为不出者数岁。《史记·赵世家》),在吴娃生了赵何之后,赵武灵王居然废了公子章而立赵何(生子何,乃废太子章而立何为王。《史记·赵世家》)。赵国国君的传位比较混乱,没有形成固定的立嫡立长制度,立长、立爱、立贤,交替进行,完全随国君之意而为。所以,赵武灵王废长子立幼子在赵国并非特例,但是,这种传位制度人为地导致了长子赵章和幼子赵何之间的君位之争。

二是放弃强权。赵武灵王是在自己推行“胡服骑射”获得成功的壮年突然宣布退居二线,这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赵武灵王这样做主要是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辅佐幼子成功掌权,但是,他所立的幼子因为年龄太小,根本无法掌权。赵武灵王自己退居二线,手中的权力自然大大削减。其实,赵武灵王自己不在盛年退位,继续发展、巩固赵国“胡服骑射”的成果,继续提升赵国的综合国力,对赵国的发展大有好处。同时,在他继续掌权的时间里,幼子赵何也会逐渐长大,当他有能力独立处理国事之后再传位给他,这会比传位给一个少年国君强得多,沙丘政变的悲剧也完全可以避免。任何一位国君都必须拥有政治强权,一旦失去,就失去了对全国政局的掌控能力。赵武灵王被困沙丘,活活饿死,就是放弃政治强权带来的恶果。它不仅是赵武灵王本人的悲剧,也是整个赵国的历史悲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