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四 孝公变法 魏惠王看走眼 有他后悔的时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公元前338年的一天傍晚,一位匆匆忙忙从秦国商地(今陕西商洛市商州区)逃往魏国的人,想在边关的客店里住上一夜,第二天再继续向东赶路。但是,客店的主人告诉他:商君立法,没有证件的人不能住店,店主人如果留宿,也要连带判罪,你没有证件,我不能留你。这个人长叹一声说:商君变法怎么弄到这种程度!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离开了客店。

其实,这位要住店的客人就是立法的商鞅。他在秦国成功地实施了变法,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为秦国最终兼并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是,这位对秦国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变法者,现在却如丧家之犬惶惶逃命,最终也未能逃脱遭受车裂酷刑的悲惨结局。那么,商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为什么要逃离秦国呢?为什么他制定并实施的能使秦国富强的变法给他带来的是惨死的结局呢?

商鞅原本是卫国国君的妾所生的儿子(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史记·商君列传》),原名公孙鞅,因为生在卫国,也叫卫鞅。

商鞅是一个非常有本事的人。他初入政坛是在魏相公叔座(cuó,痤)手下做官。公叔座深知商鞅的才能,他想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向魏王推荐商鞅,但是,这个机会还没到来,公叔座自己就病危了。魏惠王听说公叔座病危,马不停蹄地赶到其家中探视,并向他咨询:万一您有什么不测,谁能像您一样辅弼我治理国家?公叔座回答:我手下有一个叫公孙鞅的人,很年轻,但有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国家交给他治理(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史记·商君列传》)。魏惠王听了之后,默然无语。临走时,公叔座斥退左右之人,悄悄对魏惠王说:如果大王不用公孙鞅,一定要杀了他,千万不要让他到其他国家去(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史记·商君列传》)。魏惠王表面上答应了奄奄一息的公叔座的请求。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