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 荆轲刺秦王 一个荆轲 众多评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从古至今,对荆轲的解读有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侠义英雄。

从战国末年直至司马迁作《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始终被视为一个侠义英雄、千古义士。看看历代咏叹荆轲的诗篇就可明白这个道理。“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易水悲歌歇,秦庭侠骨香”(善住《谷响集》卷一《荆轲》,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这些诗句都高度赞颂了荆轲的侠义精神。

荆轲曾经漫游邯郸,与一位叫鲁句践的游戏,两人发生争执。鲁句践发怒,大声呵斥他,荆轲默无声息地逃走了,之后不再见面(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刺杀秦王的消息后来传至鲁句践那里,鲁句践深表后悔(囊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史记·刺客列传》)。这件小事,说明荆轲不好冲动,是一个办事沉着冷静的人。荆轲不是一位愤青,也不是殉国志士,而是一位侠义英雄,所以,他刺秦王绝非一时冲动。

因此,中国历史上对荆轲的评价较多是从道德角度肯定了荆轲的侠义精神。

第二种观点:愚蠢之人,匹夫一个。

最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汉人扬雄,发挥其观点者是司马光。扬雄认为荆轲不能算是一个义士,以君子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个强盗罢了(荆轲,君子盗诸。《资治通鉴》卷七,中华书局1956年版。本书凡引《资治通鉴》,均为此本,不再一一注明)。司马光进一步认为,荆轲就为了报答太子丹一个人的豢养之恩(“豢养”二字让人黯然神伤),不顾家族无数条性命,企图用一把小刀就能使秦国衰落、燕国强盛起来,明摆着就是一个傻瓜(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资治通鉴》卷七)。朱熹也认为荆轲只不过是一介匹夫,其勇、其事不足挂齿,不值一谈(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楚辞集注》第二册《楚辞后语》卷一,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中国书店2015年版)。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