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 荆轲刺秦王 百密一疏 前功尽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每读至此,笔者都不禁在想:如果秦舞阳能够上来帮助荆轲会怎么样呢?如果陪同荆轲前来的不是秦舞阳,而是荆轲的那位知己,结果又会怎么样呢?如果荆轲的剑术再精进一些呢?如果荆轲投掷匕首的技艺再高超一些呢?如果秦王的动作再慢零点几秒呢?如果荆轲的动作再快零点几秒呢?如果秦王的衣袖扯不掉呢?如果御医夏无且想不起来用药囊砸荆轲呢?如果上述猜想中的任何一个“如果”出现了,历史将会怎样呢?

按照《史记》的这段记载,荆轲与秦舞阳应该是同时上殿,既然捧着督亢地图的是秦舞阳,那么负责展开地图的也应当是秦舞阳,而且秦舞阳有十三岁就杀人的“光辉历史”,照此推断,担当刺杀任务的应当是秦舞阳。但是,秦舞阳甫进秦廷的关键时刻突然“掉链子”,让秦王政多了个心眼,只准荆轲奉图上殿,秦舞阳不能上殿。

虽然荆轲替秦舞阳作了解释,但是秦舞阳在关键时刻的意外表现还是让整个计划大打折扣,功亏一篑:

第一,单人行动。秦舞阳因为形迹可疑不能上殿,这使得千斤重担只能由荆轲一人来承担了。两人一块儿行动,成功的概率肯定远远高于单人行动。

第二,一肩双挑。从整个行动来看,秦舞阳负责持凶器劫持秦王,荆轲的任务只是忽悠秦王;现在秦舞阳根本上不了殿,忽悠秦王与劫持秦王的双重任务必须由荆轲一人来完成,这就叫“一肩双挑”。两人分工协作尚无把握就一定能够成功,何况现在是由荆轲一人来完成呢?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