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8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02-27 21:10:22

【681】天下无二道

太祖文皇帝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

豫章雷次宗好学,隐居庐山。尝征为散骑侍郎,不就。是岁,以处士征至建康,为开馆于鸡笼山,使聚徒教授。帝雅好艺文,使丹阳尹庐江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并次宗儒学为四学。元,灵运之从祖弟也。帝数幸次宗学馆,令次宗以巾褠[gōu]侍讲,资给甚厚。又除给事中,不就。久之,还庐山。

臣光曰:《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孔子曰:“辞达而已矣。”然则史者儒之一端,文者儒之馀事;至于老、庄虚无,固非所以为教也。夫学者所以求道;天下无二道,安有四学哉!

————————

元嘉称治,天下大治就要弘扬主旋律,就要文化崛起,就要大搞精神文明建设,刘义隆也不能例外,所以他请了四位学者,开办了玄学院、史学院、文学院以及儒学院,也就是传说中的孔子学院。

这事似乎很平常很正常,司马光先生好久没说话了,他说这样不对,办孔子学院就行了,其它的应该统统取缔,“天下无二道,安有四学哉?”

司马光的态度今天看来有些蛮横,其实他和刘义隆岔开频道了。

中国人(恕我用泛指全称)喜欢一抓就灵的东西,纲举目张,抓主要矛盾,找万能钥匙,一个真理,一个主义,外加一个领袖,中国人不喜欢科学,科者,分类也,科学的本义是分类学,把事物分类,然后详加研究,就是科学。 所以,在中国人心目中, “道”比“术”是高一个层次的。刘义隆的“四学”,不论是搞学术还是办教育,都有分类研究的意思,这是符合现在观念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