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0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07-11-3 11:09:45

《资治通鉴》 汉纪十六凡七年

【二七八】昭帝早亡的受益人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公元前七四年)

夏,四月,癸来,帝崩于未央宫;无嗣。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四 汉纪十六

汉昭帝刘弗陵很聪明,人长得也很帅,可惜的是,八岁当上皇帝,在位十四年,二十一二岁就翘了。

昭帝时代,一则因为年幼,二则因聪明,所以国家的事务管理得不错。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年幼,所以不可能自行君权,这十四年间,汉帝国实行了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国家由职业团队管理。霍光为首的辅政团队汲取了汉武帝时期的经验教训,与民休息,对匈奴的政策也恰当,所以国家大体安定。这期间,帝国也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概率很高的内部权争,这场权争最后有发展到篡党夺权的危险,史书上都这么记载,上官父子是不是要取刘氏而代之,已经没法细究了,没有话语权也就没有了所谓真相,妖魔化政敌是中国政治斗争的ABC,霍光不可能不会用。在这场斗争中,小皇帝刘弗陵的聪明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因为权臣的斗争需要一个聪明的裁判,昭帝在历史需要的时候出色地完成了这个职责。昭帝的聪明不仅在于他惊人地发现了燕王刘旦告发霍光的信中留有的破绽,最聪明和最根本的是,他坚定在支持了霍光,事实不重要,立场才最重要,昭帝和立场站在了霍光一边,至高无上的君权和法统力量加上霍光手中的行政、军事权力,可以说无坚不摧,上官父子、燕王旦、盖主以及桑弘羊等尽管豪华但却松散的联盟,只能崩溃,没有第二条出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