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4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09-09-02 22:05:41

张通古字易之,原是辽国易州易县人,自幼熟读诗文,是辽国末年的进士。北宋收复燕京后,为了收买燕京地区的民心,特地请张通古出山,加入北宋集团,但都被张通古婉言拒绝。

金国占领燕京后,完颜宗望也久闻张能古的名声,派同为辽国文臣的刘彦宗出马,结果张通古非常爽快的加入了金国集团,被任命为枢密院主奏、后改刑房承旨。

天会十年(公元1132年),张通古遭受了人生之中的第一次政治挫折。

由于当时主政的国论勃极烈兼都元帅粘罕指使亲信西京留守高庆裔搞了个所谓的磨勘法,也就是将目前金国文武百官中曾经在北宋宣和年间做过汉官的官员一律免职不用,结果压根没到过北宋的张通古也被稀里糊涂受到牵连,罢掉了官职。

粘罕集团失势后,张通古再一次受到了提拔,当时的辽王完颜宗干爱惜张通古的才能,决定任命张通古为中京副留守,并充当金宋天眷二年第一次议和的使者,当时的金国称之为诏谕江南使。

而张通古正是通过这次出使江南的行动,为自己和金国赚足了面子和风头,也使的整个南宋朝廷上下都认识了张通古这个名字!

张通古在来到南宋后,在对待采用何种礼节和南宋皇帝赵构见面的问题上和南宋方面的文臣武将们较上了劲。

因为按照南宋方面的惯例,应该是皇帝赵构面南,金国使者面北朝见赵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