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9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所以,攻击我们这样的现代步兵单位,只靠集中优势兵力是没有用的,你集中一个营甚至一个旅也打不了我一个班。你四面包围也没用,展开在四面的100 个机动平台还是100个,没多出来。你长期围困也没用,一个班携带的物质在弹尽粮绝之前足够打掉一个营,从一面或者两面走出这个包围圈。刘教官本来以为还会有人提出诸如“掘壕逼近到扔手榴弹的距离然后一起扔手榴弹”的问题,结果他欣慰的发现,没有任何人提出这种低级错误问题,因为为了在1 分钟内扔手榴弹而用100分钟在手榴弹投掷距离内挖壕,那么进攻方挖壕作业时防守方用几分钟也扔手榴弹就把壕里的人炸光了。真正的作战部队里没有人去顾及这类小说电影里的常识性错误问题,脱离现实不会发生的事就没有人去研究。传统的作战思想要与时俱进了,精神要领或者可以不变,具体形式是一定要变的。什么精神要领不变呢?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还是不对称打击的原理。

那么怎么攻击这样的一个班呢?现在让我们处在进攻者的位置上。

1110

学员被分成3组,两组扮演进攻方,一组担任防御,讨论结合图上演习。几场讨论下来,共识取得,问题和意见的范围大幅缩小了。

首先是必须充分分散。一个营集中在一百个平台上要用100发精确打击消灭的话,分散为1000个人,就要用1000发炮弹才行。由此大家明白己方要尽量分散,而希望敌方尽量集中,一个营集中成一团被我们一枚大当量气爆弹灭了最好。分散了怎么行军?与速度矛盾,机动平台至少可以取得部队的运动速度,于是大家还是承认使用机动平台行军,不过这些机动平台不应集中成群成队列行军,许多人悟出以最小机动平台为单位分散行军的道理,由此也悟出对运动之敌的远程精确打击的厉害。远程精确打击不止是针对运动之敌的,留在军营里的敌人,集结起来的敌人,进入明确而坚固的阵地的敌人,进攻中的敌人等等,都相对易于被远程精确打击消灭。为了求得远程精确打击,要发展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系统,远程与精确矛盾,中间有一个信息薄弱环节,远程不利于信息传递,而精确要求充分数量和足够准确的信息。为此要发展信息支持系统,到这里,就是美军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作战思想。对方则要从信息这个薄弱环节入手破解远程精确打击,信息战于是展开。中方不得不设想破解美军远程精确打击的信息支持系统中的某个薄弱环节,典型的例子就是攻击卫星,卫星这个领域的“地形”是易攻难守的,但是美方研究的结果,到2010年就得出明确结论:在太空领域的竞赛,中国最后是比不过美国的,硬要干的话,难免走上苏联被星球大战拖垮的老路。另一个被人热衷追捧的例子是计算机网络攻击,不过问题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作战形式不是通常黑客的计算机网络攻击那一套,一辆装甲车在跑的时候不会为了给黑客大侠们留面子而拖上一条电话线连接到互联网络上。无线攻击的攻防手段在于无线的硬件。电磁波也是一个地形上易攻难守的领域。于是人们自然而然想到传统电磁波以外的地方,例如激光。地面之间,地面与卫星之间使用激光传递信息,容量大,速率快,易守难攻。破解激光通讯环节要用硬碰硬的东西。中岳集团提出的方案之一在“遏制咽喉”大战开打之后付诸实施——“强迫收视”计算机病毒是通过美国卫星传过去的,而传给美国卫星的手段则是我方一颗卫星变轨,在新加坡地面站与卫星的通讯激光上“一掠而过”,以此硬件手段,结合特种部队在新加坡地面行动的配合,才把病毒硬塞给美国人,让夏延山控制中心的一面面屏幕换成了电视节目。至于那份强迫收视计算机病毒本身,倒不是高明的重心所在。在实战中,计算机网络攻击成功是很困难的,可以利用,不可夸大,不可依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