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村民都说,这套老房子在村里不说数一数二,也算名列前茅。起初我们不懂得看,有人指着我们家大门台阶及用作墙基的长条大青石说,你就看这里,看这里就知道屋子当初的主人绝对家底殷实,是大户人家。以后有比较,见得多了,始知果然不假。村里许多房子在这两处地方的用材无法与之相比,很多人家用作墙基的石板往往又薄又小,有的甚至没有打磨过,一点都不整齐。

因此,别的就算都不说,单说我们天井里、屋里屋外那两百多块青石,大部分都打磨得十分平整光滑,——这究竟需要多少人手与功夫?我还听说,天井里有的柱石,其最后一道打磨工序是借助丝绸进行的!我不太明白古人为什么要动用丝绸,可能他们觉得,丝绸在当时是可以把石头打磨得最光洁的工具吧。当然,也可能是摆阔。无论什么原因,我宁愿相信以丝绸打磨青石是真有其事。至于我们屋里的柱石是否经过了丝绸的打磨,那倒无关紧要。

根据我有限的建筑经验推断,既然我们区区两小间“四费”厕所都要折腾三个多月才盖成,既然用石灰、水泥和砖头盖新房的人家常常要耗费一年光阴才完工,建这样一座大屋,两三年怎么说也是需要的,四五年也有可能。更长的建设时间则超出了我的估算能力。

岁月与心血打磨出的东西,值得你为之付出岁月与心血。有历史的事物,尤其是手工作品,在凡事都讲日新月异机械操作的今天价值倍增。这些,我们有幸居住的老宅都具备。而商品房,它是一种没有多少历史的东西,建筑在市场、效率等现代原则之上,虽则其自有大量面世的时代硬道理,我对它却总难以生成实实在在的认同感。把它们称之为“机制的住人水泥盒”恰如其分。为它们背负按揭,惶惶不安,殚精竭虑等等,已经感觉很不值得了,还要将其称之为“家”,叫人如何接受?一套房子,纵使我拥有完整的产权,却不可能不问出处与由来,不问到我手上的方式,不问我曾经为之付出的代价,就随随便便地称之为“家”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