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09-03-24 11:45:12

尽管有各种矛盾和冲突,但在南北双方的协调与合作下,民国初步的政治构架总算是搭了起来。这种民主尝试,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绝无仅有、毫无先例,而中间不过短短的两三个月,其速度不可谓不快,其成绩不可谓不大。但是,中国有句古话叫“欲速则不达”,这民国元年的气象看起来虽说是姹紫嫣红,颇有欣欣向荣之势,但其内部隐藏的各种汹涌潜流也绝不容小视。

最根本的一个问题,也是前面所提到的《临时约法》关于总统与总理的权限划分问题。按《临时约法》的规定,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经过国务总理副署方能生效,这等于在制度上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扩张,而这也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最开始的初衷。可惜的是,中国的问题往往在于,设想看起来虽然很美,但在现实中却是行不通的。作为一个有着两千多年专制传统的国家,陡然从原来的威权体系转换到一个全新的共和民主体制,其中的障碍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克服,甚至非数十年不能完成这个转换过程。正如梁启超所言,即使清帝退位,当时最适合中国的仍旧是开明专制,话虽然不好听,却未必没有道理(就怕开明专制也不可得,百姓就要遭殃了)。

譬如袁总统和唐总理的关系,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唐绍仪便一直追随袁世凯,其僚属身份保持了近三十年,忽然有一天,袁世凯发布命令还需要唐绍仪来副署,非经唐总理的签署不能生效,这叫袁世凯如何接受得了?再者,以唐绍仪的身份地位和能力才干,如果没有袁世凯的支持,他岂能掌控当时如此复杂的局势?倘若唐绍仪从属于袁世凯,局面可能会好一点,但《临时约法》中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度想用总理去钳制大总统,特别是中外所看好的袁世凯,那就是书生之见甚至是出于私心了。事实上,在清帝退位后,没有一个人能够代替袁世凯,孙中山不能,黄兴不能,其他人就更不能了。假如袁世凯那次真的被刺死,那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提前上演,应是定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