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5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09-11-16 22:20:48

正文更新:

************************************************************

4.寻找你生命中“贵人”

职业咨询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听到过很多人的抱怨,说“我觉得自己能力够了,就是缺少机会”,“我觉得自己比我的老板聪明得多,可惜我却没有他那样好的机会”。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怀才不遇的人,远的有屈原,近的有那么多为小学文凭的老板打工的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对大多数人而言,自己多年准备的各种能力就是即将爆发的丨炸丨药桶,需要一个契机或者力量被点燃,引爆。这就是“机会”。

机会从哪里来?对于创业的人来说,机会可能无处不在,很多时候可能是一个灵感的迸发,或者一个从别处来的启示,又或者是找到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的一个idea等等,而对于求职的人来说,机会更多的时候是来源于“人” 。

举世闻名的投资圣人,奥马哈的先知,沃伦巴菲特是全球投资者心中的一个偶像,他的一个点评,一次投资举动,经常会引导投资方向,甚至他投资的股票,不止是这支股票会上涨,其相关同类股票,都会上涨,因为众多投资者已经把他当作了点石成金的“圣人”。其实他的成长,也并非跟孙悟空似的,从石头里一蹦出来就会七十二变,也是有渐进发展的过程。当他年轻的时候,并不是一开始就有那么敏锐的投资头脑和投资方法的。1942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也是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一部力作《聪明的投资人》出版,他在这本书中阐述了价值投资和证券投资的思想和方法。沃伦巴菲特在看到这本书之后,放弃了原本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的学业,转投到哥伦比亚大学,拜在本杰明.格雷厄姆的门下,学习证券投资。在毕业之后,为了能够继续得到向本杰明.格雷厄姆学习的机会,巴菲特提出自己想要免费为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虽然当时本杰明.格雷厄姆并没有答应,但是巴菲特一直从1951年等到了1954年(其间他回到了奥马哈,做自己的一些投资和帮助父亲),直到本杰明.格雷厄姆愿意以每年12000美元雇用他。通过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的经历,1956年,沃伦巴菲特开办了自己的投资公司。在现在看来,本杰明.格雷厄姆显然是沃伦巴菲特的一个贵人,是他把巴菲特领入了证券投资的大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