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政治主张层面,誓碑内容涉及一个基本的问题:如何对待民意。“狱中赐尽”与“市曹刑戮”,对被杀者,都是丧命;对杀人者,都是把人杀了,没有实质不同。这里真正不同的是“狱中”与“市曹”,即秘密的杀与公开的杀,亦即社会公众知道与不知道。也就是说,赵匡胤担心的是街头里巷、道路传言,社会舆论,是民意,担心落下一个欺负了孤儿寡母,还斩尽杀绝、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恶名。远古君主对待民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派人摇着木铎走乡串户、主动征集民意,一类是排出密探侦查、以谤言治罪。敬畏民意,最少不会成为恶人。如果一点也不把民意放在眼里,认为自己的意愿就是民意,甚至认为只有自己的意愿才是民意,街头里巷、道路传言都不是民意,那无论伟大的还是伟小的君主,都可能成为自绝于人民的、真正的孤家寡人。

在政治技术层面,誓碑内容涉及两个问题:如何对待失败的对手;如何对待不同意见。

赵匡胤对待柴氏后人的办法,与斩尽杀绝相比,与株连九族、株连十族相比,于严刑逼供相比,与游街示众相比,与当街砍头相比,是政治文明程度的提高,是政治技术的进步。

赵匡胤不杀士大夫,在政治技术上是允许犯错误,允许犯错误就是真的允许说话、真的允许说话就是真的允许参政;与“以古非今者族”相比,与“誉敌以恐众心者戮”相比,与此前此后的文字狱相比,更是政治文明程度的提高,更是政治技术的进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