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8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原来,李世民得到了报告是这样的:“刘洎探望皇上出来后,逢人便称国家大事不必忧虑,胡说什么只要辅佐幼主,效法伊尹、霍光的榜样就可以了。哪个官员胆敢三心二意,就把他杀了,局势自然稳定。”

就因为这样一句诬告,刘洎下了大狱。

在现在看来,这诬告的水平着实有限,而且一无录音二无旁证,怎么就能顺顺当当地把一位宰相给拉下马来了呢?

据《太宗实录》、《旧唐书》和《新唐书》的一致记载,诬告者是褚遂良。

这还不算,据上面三本书记载,刘洎被抓之后一直喊冤,而且声称马周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但褚遂良一口咬定确有其事,被叫来作证的马周更是被吓得不敢吭声。于是李世民便认为情况属实,“皇恩浩荡”,留刘洎全尸,赐他自行了断,家属不再追究连带责任。

对此,司马光的观点稍有不同。他在《资治通鉴》里也提到了刘洎之死,但只说是“或谮(有人诬陷)于上”,但并没有具体指出诬告之人。

想那褚遂良也是一代名臣,书法造诣甚高,家世也很显赫(父亲是隋朝高官,与李渊一家都有深厚交情),刘洎当时除了官职以外无一比得上他,褚遂良为何一定要置刘洎于死地呢?

蜗牛以为,一个男人想害死另外一个男人,无非以下几种原因:

A.两人有仇,一方曾经得罪过另一方,因仇而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