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蜗牛这样的普通人都看出史料有水分,为何像欧阳修、司马光这样的大家也不辨是非,照搬照套呢?

原因很简单,只因为——他们修的是官史。

咱们一个个来看。

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有关部门奉后晋高祖石敬瑭(就是那个称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卖了燕云十六州的无耻之极的王八蛋)之命开始编修唐史。该书于后晋出帝石重贵开运二年(公元945年)编成,编撰监修者为时任宰相刘昫。这部唐史,就是《唐书》。

到了宋仁宗年间,仁宗认为原有的《唐书》内容过于浅陋,于是本着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下诏命令重修唐史。在欧阳修、宋祁等名家的共同努力下,新的史书于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为了区别这两份史料,原来的《唐书》被称为《旧唐书》,而新编写的,则称为《新唐书》。

说到《资治通鉴》,大家应该就更熟悉了。这是由从小就会砸缸救小伙伴的司马光同志主持编写,内容涵盖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中国历史。其区别于其他史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也就是说这本质上是一部供皇帝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作品。

上述几位编史者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人墨客。他们深受儒家正统文化的熏陶,以天下为己任,为建立一个君正臣贤,万国来朝的太平盛世而不懈努力。而在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中,太平盛世的前提当是有道明君以仁义和道德治天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