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3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上世纪七十年代,家乡周边的几个县市合起来兴建一座大型水库,抽调了一万名精壮年男子,组成浩浩荡荡的水利大军。那座水库,直到今天还在使用,流经丛山峻岭的汉江之水,流进了这座水库里,浇灌着几十万亩良田。

兴建水库又苦又累,没有人愿意去,很多人都是被生产队长逼迫着去的,但是洪哥抢着去,他想离开老家,去一个没有人知道他过去的地方。

但是,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洪哥依然是人们议论的焦点。那些年里,被部队开除了的军人比偷汉子的潘金莲还稀少,关于洪哥的谣言像风一样吹遍了洪哥足迹遍及的每个地方。洪哥像一只可怜的鸵鸟,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只能把自己的脑袋埋在沙堆里,以为这样就能躲避猎人的枪口。

然而,他错了。他是特战队的队员,是万里挑一的精兵猛将,又被部队开除了。他无论走到哪里,谣言都会如影随形。

洪哥在水库里拼尽全力干活,他将心中的悲愤发泄在了劳动中,一根根锨把被他别断,一把把䦆头被他拗断,他的手心打满了血泡,血泡破裂了,手掌与粗糙的农具摩擦出钻心的疼痛,这种刺骨的钝痛蔓延到四肢,洪哥才感觉到些微轻松。

水库越挖越远,吃饭越来越难,因为食堂只能选择在有水的地方,所以,以前上下工步行,现在就只能骑自行车了。有一天,收工回来,洪哥一个人慢悠悠地骑着自行车,骑在最后面,远离了大部队,在一个拐弯处,洪哥与一群骑着自行车的知青相撞了。知青,就是知识青年的简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数百万城市知识青年来到广袤的农村,“接受平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以后,在他们回城后,他们掀起了一场“知青文学”的热潮,在他们的笔下,农村荒蛮破败,贫穷凄凉,他们认为在那里耽搁了他们的青春。然而,我想说的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我们从小生活在农村,生活在这些知青们口中笔下的荒蛮之地,我们的苦闷向谁诉说?我们祖辈们忍受的贫穷和屈辱,又向谁诉说?我们耽搁的青春,又向谁讨要?当回城的知青们掌握了话语权后,他们倾诉着他们在我们农村生活中遭遇的痛苦和烦恼,一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这些当年的知青们用悲凉的笔触回忆当初的插队生活;而没有掌握话语权的农民们,在同一个时期里忍受着比知青凄苦多少倍的生活,挣扎在死亡线上,却不为人知。事实上,在那时,知青们的生活比我们农民的生活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而他们还在叫苦连天,农民却只能默默忍受。这几十年来,农民是最被忽视的一个群体,付出最多而回报最少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一直忍受着最不公正的待遇。他们的生命像小强一样坚韧,又像小强一样遭人轻蔑和排斥。小强,是南方人对蟑螂的称呼。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