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第一宗罪为佞佛无度,耗费国力。其实当时的佛教在中国的南北方都是广为流传的,因为乱世变化太多,大家只能在宗教里取得心灵的片刻安宁。南方当时是梁武帝当政,他对佛教的痴狂是出了名的:竟三次将自己的金贵之躯舍身寺院,让手下的大臣花亿万财富将其赎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当时南朝佛教的盛况;但时至今日,经过历代兵火的焚毁,这些寺院已经没有多少能保存下来。然而北朝却不同,除了造寺院外,还四处在山里凿石窟。中国的战乱多,土木结构的寺院一把火就可以烧掉,但把石窟砸毁是很不容易的,所以石窟大都保存了下来。现在名扬天下的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都是从北魏年间开始造的,它们作为祖先传给我们的馈赠,如今依然闪耀着灿烂的文化光彩。如果今天我们去瞻仰洛阳的龙门石窟,望着这么壮美的佛像,便可以想出当时有多少民脂民膏凝聚在这巍峨的建筑之间。比如当时的宦官刘腾为宣武帝元恪凿的一座石窟竟花了二十四年、十八万二千余工却依然未成。可这些石窟还不算是胡太后最舍得花钱的地方,最奢侈的应为当时建造的永宁寺。

永宁寺建在北魏皇宫的南边,有九层浮图,高九十丈,再加上建在上面的宝刹又有十丈高,加起来便有一千尺。那么即便你离京城有一百里路,也能遥遥地看见这寺院(跟我们站在上海的某个角落里,便能看见东方明珠塔一样)。而站在塔顶,整个洛阳便一览无余。除了外观壮美外,塔的内饰更是极为精美,全都镶金漆朱,每一层浮图都挂上金铎,而金铎竟有石瓮大小,共一百二十枚。《洛阳伽蓝记》称其:“殚土木之功,穷造型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议,绣柱金铺,骇人心目。至于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而且寺院里的僧房多至一千余间,可见该寺当时的盛貌――要是能保留至今,西湖边的灵隐寺与其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