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护盘是需要资金和措施的。 就像奥巴马进行医保制度改革一样,光有钱是不一定行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所以,首先就是大量地发行钞票,本来今年定的不到5万亿的总贷款额度,在第一个季度就用了个差不多。 从大总管去年信心满满的镜头表现,到年初时忧虑的表情来看,感觉到当时的情况可能确实是非常危急。这个事情还不是我说的,是我母亲当时提醒我的,她老人家对这些细节是相当敏感。 后来发行了天量的信贷。 但是,这只是没有让房价明显跌下去。 然后,第二季度又是巨额的贷款,市场才刚刚回暖。 不知道下半年的策略是年初就已经定好的,还是一季度过完之后才紧急磋商的,但是大规模的做市措施明显是从第二季度快结束的时候开始实施的。 我们知道,发行钞票有两种方式:一是银行贷款;二是财政政策。 但是,不论银行贷款还是财政政策,这些钱都不会直接贷给房地产,而是间接进入,这是有其内在道理的。 现在回想起来,整个2009房价走势,感觉从资金的流入方式,到操作方式,都像是非常专业的操盘手做出来的。

万变不离其宗,专业的操盘手的核心手段,就是“出其不意”。从整个操盘的过程来看,这个非常完善的庞大措施,整个过程都是按照计划实施的,非常好地实现了预期效果。 那么,为什么不能直接给房地产,而是绕道国企? 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现在除了农行之外,都算是上市公司了。 上述公司要讲规矩,所以就要贷给所谓的资信比较好的企业。 如果大量资金直接贷给房地产,那么消息是封锁不住的,人们马上就会行动起来,提前利用了这个利好消息。 那样,就起不到后来“出其不意”的效果了。 而这样的效果对于经济政策的影响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只有出其不意的政策,才是真正的政策。不出乎意料的政策,那就早已经被人们消化了。 其次,通过资信比较好的企业买地,实现财政的战略意图。这也是为什么大量的国有企业天价买房、买地的原因。 这些国有企业的行为震慑了私企,让私企觉得国有企业疯狂了,于是他们胆寒了。 在这样的出其不意的震慑作用下,私企也觉得地价下不来,也要高价抢着买地。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