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9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唐朝科举以诗赋取士,所以《文选》是士子鲤鱼跃龙门时必须要精读的,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文选学。当时有句谚语:“文选烂,秀才半。”宋仁宗庆历之前,《文选》也一直是考场上的重头科目,“国(宋)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

萧统实在是聪明绝顶,整部《文选》中他写了一篇序,所有正文皆出自前人手笔,可历史却牢牢记住了萧统的名字,典型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当然萧统也不仅靠这部《文选》在江湖行走的,他曾有二十卷文集传世,可惜已经亡佚了。

因为《文选》,我们知道了萧统,其实《文选》的流行,我们还要感谢另外一个人,就是为《文选》作注的唐高宗时崇文馆学士李善。如果不是为《文选》作注跟着兜风出名,后人根本不知道李善是干什么的。

李注最大的特点就是涵盖面广,几乎是文中每句必注,旁征博引,有助于读者更方便的理解原文。同时注明作者所处的朝代以及简要生平,有些作者在正史中找不到踪影,却意外在《文选》中现身。

李善注《文选》在文学上的价值相当于裴松之注《三国志》在史学上的价值,陈寿撰《三国志》,下笔简略,有赖于裴注,我们才为细致的了解三国历史。李善注《文选》也是如此,读《文选》兼读李注,如猛虎生双翼,直干青云而高翔,李善就是文学界的裴松之,历史应该感谢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