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4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帝国肇始阶段,往往人口压力小、土地资源分配相对合理,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地。天长地久,地有富饶贫瘠、人有勤俭懒奢、天有旱涝不测,农业社会本身就自然地产生了土地流转和再分配情形。不仅乡村富户会兼并贫苦邻人的地产,由于帝国管制商业、抑制商业,城市里富裕的商人和市民阶层也必然选择加入土地兼并的行列。帝国的官员们拥有丰厚的俸禄,人性自利,贵而求富、福荫子孙的正常想法会促动多数官员也在乡下求田问舍,毕竟两袖清风、对儿女前程看的很开的清官达人不是主流。于是一开始就有大量的群体开挖和蛀蚀帝国大厦的主要基柱了。土地不断从小农阶层流失集中到大地主、富豪和贵族手中,失地者无法维持正常生存,而得到大量土地的上层逐渐从依靠自身劳动转变堕落成纯粹的食利者,直到事态的发展突破极限,整个帝国的经济结构开始失衡,广大社会底层成员整体上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帝国的阳寿就走到了尽头。在社会生存危机凸显阶段,遇到大规模天灾人祸、异族入侵等导火索,改朝换代的“革命”成为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是古典中华农耕帝国的标准生命周期规律。

日期:2010-01-29 12:32:36

缺乏文化优势,神化君主或者核心民族不成功,无法从心理上征服先进民族,被自我民族意识浓厚又人口数量众多的被征服者后来推翻或者同化的现象也非常普遍,熟悉历史的朋友可以在古典帝国时代印证到很多案例,这里不再专门展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