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实际上,教育也是这个道理,老师教你东西,认不认同、学不学在你,比如《千字文》中列举了儒家道德的种种行为准则,但是不是读过它的人都按照做了呢?当然没有,如果所有人真的照做了,世界早就大同了,还用的着费这牛劲去建设和谐社会?

好了,我们从“杜撰”回到《千字文》。

《千字文》到底是怎样写出来的呢?我不得不再次列举文献中的种种说法:

《梁书•文学•周兴嗣传》载:周兴嗣为陈郡项人,善属文,梁时为员外散骑侍郎。梁武帝舍宅为光宅寺,周兴嗣撰《光宅寺碑》,受到梁武帝赏识,“自是《铜表铭》、《栅塘碣》、《北伐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并使兴嗣为文”。

《梁史》:“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

《太平广记》、《刘公嘉话录》中引用《尚书故实》中的说法:“梁周兴嗣编次千字文,而有王右军者,人皆不晓。其始乃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榻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赏锡甚厚。”

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如此:梁武帝教诸位王子王孙书法,让殷铁石在王羲之的墨迹中,拓出一千个字不重复,每字一张纸,没有顺序的杂乱放在一起。武帝召见周兴嗣说:“你很有才思,请为我将它们有顺序的编在一起,还要上韵。”周兴嗣一个晚上就将这一个个字按上韵的规则编缀在一起,殚精竭智,一夜的工夫鬓发全都累白了。武帝重重地奖赏了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