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辑一 人在欧洲 视大奖·必藐之——与马悦然谈诺贝尔文学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每年的十月前后,总有中国人在问: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会不会颁给中国作家?即使不是十月,诺贝尔奖这个透着金光的大苹果也常常挂在中国作家的眼前。有人指责瑞典人没有眼光,不懂得欣赏中国文学;有人批判自己的文学,说中国作品根本就还不够资格得这个世界大奖。大陆的诗人北岛就曾说过,中国当代文学还得十年、二十年之后才可能成熟到获得诺贝尔奖的地步。

诺贝尔文学奖,这个闪着金光的大苹果,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负责评选文学奖的,是十八位瑞典学院的院士。十八位之中有一位汉学家,马悦然教授。去年他受邀参加在上海开的"中国当代文学国际讨论会",由北京的中国作协主办。会议期间,马悦然成为中国作家的焦点:冲动的人向他抗议中国作家受到忽视,深沉的人对他下特别的"功夫",为将来铺路。马氏去年在台湾受《联合报》访问时,记者所提的重心问题也就是那么一个:中国作家哪年哪月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不管是台湾或大陆,好像整个大中国的文艺界都在热切地追求一个伟大的目标:得到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奖,究竟有什么价值呢?

※※※

先让我们看看它产生的过程。在每年二月一日之前,推荐信必须交抵瑞典学院;大学文学系主任、各国笔会、历任诺贝尔奖得主等等,都有推荐资格。十八位评审中的五人小组立即开始初选,从通常的一百五十个到两百个的候选作家之中挑选五位到十位的作家进入决审。十八位评审——一半是瑞典的作家,一位律师,其他是文学教授或评论家——从五月开始作"功课",九月开始讨论与辩论,十月的某一个星期四向世界公布他们最后的决定。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