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这几年里,曹操掌握了在这样豪门大族里的生存法则和技巧,读懂了人情世事,更知道如何利用别人的软肋为自己谋利益。活生生的现实给教会了曹操生存的法则,也正是这段艰难困苦的经历,炼成了曹操“少机警,有权数”的本领。这使得小曹操很早就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遇到的问题,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行止,慢慢地,曹操变成了一个“野孩子”。

日期:2010-08-13 15:47:28

3.人生第一课

在曹操生命的前几年里,母亲只是一个传说,父亲也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在亳州老家,饭吃不饱,衣穿不暖,哪还有什么教育、什么启蒙,那时的曹操最关心的还是怎样才能吃饱饭,怎样穿暖衣,爸爸,那可爱的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身边。

所以当曹操读到孔子的“过庭”教育孔鲤和孟母为教育儿子“三迁”的故事,内心倍感唏嘘,大有遗憾,故而在《善哉行》中写道:“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什么叫“三徙教”呢?三徙教就是《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据说,在孟子小的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自己的儿子营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曾经三次搬家,叫做三徙,所以后人把孟子母亲的这种教育叫做三徙教,曹操说这样的事在我们老曹家家是没有的,为什么没有呢?因为母亲早就不在人世了,我也没受过这样的教育;“不闻过庭语”是什么意思呢?说的的是孔子和他儿子孔鲤的故事,据说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瞎琢磨,一看自己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什么叫“趋”呢,“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是,退而学诗。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做人?是,退而学礼。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曹操说,这样教育,自己也没有受过,为什么呢?小的时候父亲不在身边,稍大的时候,自己又游玩无度没工夫在家待,再大一点的时候,父亲曹嵩不知道在哪里跑关系找门子呢?还有心思管儿子的是否读诗是否学礼?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