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1-01-16 01:06:34

聚焦潼关:决定唐帝国命运的历史时刻

公元756年六月的某天,让我们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潼关这座古老的关塞,一起来关注那个即将决定唐帝国命运的历史时刻。

潼关,驻扎有唐帝国此时能聚拢起的最大兵力,包括帝国河西、陇右两个军区以及归属大唐帝国的十三个少数民族部落的军队,兵员合计达二十一万八千人【1】。统领这支军队的,则是唐帝国两名异姓王之一的西平郡王哥舒翰。

1、潼关冤魂:将军百战身名裂

哥舒翰,曾经拥有赫赫威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曾以诗记录他的战功: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另一伟大诗人高适甚至就曾在他手下一起参加了为唐帝国开疆拓土的战斗,留下“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的诗句作为其功绩的永恒见证。

但那已经是过去式了,此刻的他,因为中风近乎瘫痪,已经在家休养多时,无论如何,此时的他并不适合配挂帅印领兵出征。

但是,大唐的皇帝却连下几道命令,硬要他担负重任,不得已,哥舒翰只好带病上阵。

一名因中风近乎残废在家的军人,被匆匆强行启用为唐帝国中央大军的实际统帅,这本身似乎就预示着某种不祥的信号!

此时,距离唐帝国遭遇安禄山叛乱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天。在这短短的几十天时间内,大唐帝国潼关以外的山东大地,几乎有半数区域已经失陷,对帝国最具政治象征意义的三座都城中的两座——“北京”太原和“东京”洛阳,已先后落入叛军手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