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杨广还做了很多其他的事儿,但对这些事儿,世人看法不一,有的说是好事儿,有的说是坏事儿。其实啊,在小玉看来,这些事儿实际上是好事儿,但是由于杨广做事的方式方法不对,才变成了坏事。

比如说这一件——开凿大运河。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开凿大运河是隋炀帝的专利。其实,真实的情况是:最先想到开凿大运河的是杨广他爹——杨坚,最先落实为行动的也是杨坚杨老爷子。杨广只是沿着他老爹的道路继续前进而已,只不过他的决心更大。

隋文帝时期,隋都大兴城(也就是后来的长安、今天的西安)人满为患,以至于粮食供应成了政府的严重负担。为了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命人从大兴城开凿了一条渠到潼关,引渭水入渠。这条渠就是在中国水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广通渠。广通渠全长300多里,它的建成,将关中地区和关东地区的漕运连接了起来,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大兴城的Food Crisis。

到了隋炀帝的时候,虽然名义上的国都仍然是大兴,但实际的政治中心已经东移到了洛阳。可是,洛阳的人口也很多,同样也存在着严重的粮食问题。

这个问题摆到了隋炀帝的案头。

今天的很多人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只是为了方便自己到南方游玩。其实,这种看法是非常不客观的,是有失公允的。方便游玩固然是开凿大运河的诸多好处之一,但却并非是开凿运河的主要原因。隋炀帝主要还是想解决北方的粮食供给问题。此外,正如现在的很多官员喜欢通过形象工程来提升自己的政绩一样,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也想通过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来彰显自己的雄才伟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