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面对这个“金玉良姻”、“山中高士晶莹雪”,宝玉眷念的是“木石前盟”、“世外仙姝寂寞林”,哪怕是后来二宝“齐眉举案”,其结果终究是“意难平”、“终身误”。

“终身误”说明,宝钗最终得到了宝玉之妻的身份,但两人不是一路人,宝玉念念不忘亡去的黛玉,二人“齐眉举案”,也就是相敬如宾,徒夫妻之名,绝无夫妻之实。即便如此,宝玉还是“意难平”,最终“悬崖撒手”,宝钗终身寂寞。

“红楼梦”曲第三首“枉凝眉”是宝玉、黛玉合传。这首曲子很重要,对破解宝、黛最后的命运提供了诸多信息。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阆苑仙葩”指的是黛玉,她前世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美玉无瑕”则指宝玉,他前世是赤瑕宫中的神瑛侍者。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那么,宝玉、黛玉的这番心事是如何“虚化”的?是不是如高鹗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宝玉被蒙蔽娶了宝钗,黛玉“焚稿断痴情”呢?我承认这是高鹗的续书中写的最精彩的一部分,但并不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其实脂砚斋的一条批语已经很明白了。在第二十五回,王熙凤取笑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脂砚斋在这里批道:“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这说明,二玉之事是包括贾母、王熙凤等在内的“贾府上下诸人”认定了的,贾母也曾说他们“不是冤家不聚头”,也就是原则上敲定了木石姻缘。在第六十六回,尤二姐取笑三姐,说她与宝玉情投意合,把她许给宝玉才好。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说道:“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但是,宝玉、黛玉没有等过这两三年,先是贾府事败,宝玉逃亡,后是黛玉在王夫人、薛姨妈的暗中摧残下“泪尽夭亡”。脂砚斋所叹的“岂其不然”,正是指发生了一些贾府上下始料不及的变故,才使这桩婚事未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