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0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不是,非常不是。《括地志》之所以没了踪影,是因为南宋时候散佚了。直到清朝,有一位叫做孙星衍的文人将流传在唐宋各地理志中出自《括地志》的内容辑录下来,共八卷,刻在《岱南阁丛书》之中,这是最初的辑本。后来又有学者从遗文中补录,有个五六条。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贺次君辑校本,成为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辑本。

20世纪末的辑本采取了日本《史记会注考证》,中国《通典》《初学记》《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长安志》《大藏音义》等涉及到《括地志》的内容,共增补十余条。

这几十条加起来已经很厚了,可如果跟李泰编好的《括地志》相比,实在是拿不出台面儿。最初的《括地志》共有五百五十卷,序略五卷,我们现在看到的《括地志辑注》只不过是原版书页的零头罢了。不过,单从这零头读出来的具有借鉴意义的内容已经足够多了,所以,对于这本书,我只能说可惜。

李泰好学,熟读经史子集,最开始的时候,是苏勖(音:序)出主意让李泰打造文学馆,招揽学士著书的。这个苏勖在李世民的文学馆干过,对文学馆这东西很熟悉,也有感情,他不出名,他爷爷出名,苏威。

李泰大开馆舍,广延时俊,人物辐凑,门庭若市。热闹,十分热闹。

由此,朝中大臣开始推断。首先,李世民喜欢的是李泰;其次,李泰的确有能力;再次,李承乾不行。那么,我们是不是该旁敲侧击地说一下这件事情呢?大臣们自动分成了两拨,一拨主张教育太子,一拨主张易储。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他们摸不清精明的李世民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