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即使是大的史学家,在某种特定的情节之下,也是会故作屈笔的。司马迁的一代大家风范曾令多少史学界的后来者高山仰止。他的青年时期也是追慕于汉武帝的雄才大略的。后来在西征匈奴,如何对待李陵的投降等问题上与汉武帝发生了尖锐的对立。汉武帝一怒之下给予了司马迁人生中最大的凌辱——腐刑。司马迁的一腔义愤无可诉求,由是,我们在司马迁那部名垂千古的《史纪》中,所看到的汉武帝就泼墨处尽是连篇累牍的佞佛求仙的描写了。其实,历史上的许多雄才大略的帝王都是嗜血的,他们的人格也尽可以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英华绝伦的一代雄主汉武帝,在司马迁的笔下竟成了那样的一种昏庸状,打死我也是不能相信的。幸而班固、范晔们在他们的《前汉书》、《后汉书》中对汉武帝有过了另一番神采飞扬的解读,这多少使我们一窥了历史的原貌。

《三国演义》已是把那一段三国争雄的历史演绎得真真假假,颠来倒去了。所以,提到还原于三国历史的一段真实原貌,治史者均推崇陈寿的《三国志》。可我在看鲁迅先生的《古书钩沉》一书时看到过这样一段轶闻。说是有一段时间,陈寿穷得要命。当时在东吴有一个陆逊的远亲在做着一个知府的肥缺。陈寿就找到那个人私底下商量说:你给我一笔钱,我就给你在史实上添上一笔,大大地夸奖你一顿,让你流芳千古。那个人似乎也是一个正人君子,他当时就沉下了脸色跟陈寿讲:如果你单纯是为了借钱呢,我是可以接济于你的。可是如果你要我利用钱来做成那样一笔不光彩的交易,那我可就真的是无可奉陪了。想到平时总是一本正经评点历史人物的陈寿,当时的窘态,总使后来的读史者会忍俊不禁的笑出来。这样的闲笔,也只有鲁迅先生可以写得出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