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2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1-05-13 08:52:26

在朝鲜引进日本铁炮的过程中,最大的动力来自于李舜臣。他是朝鲜最早注意到火器威力的将领,对火力的追求近乎狂热,麾下水师都是重装火器舰,让日本水军吃尽了苦头。

在停战之后,李舜臣成立了一个铁炮技术小组,专门琢磨日本铁炮的制造工艺,试图逆向反推,一窥铁炮之妙。在他和技术小组的努力下,在万历二十一年开发出一种叫做正铁铳筒的鸟铳。这种武器脱胎于日本铁炮,却又有朝鲜工匠的改进,性能相当精良,就连明军试用之后都啧啧称赞。

就这样,停战四年以来,朝鲜就像一块海面,不遗余力地吸纳着明、日两方的技术,暗暗积攒着自己的力量。可奇怪的是,到了丁酉再乱,朝鲜军队却始终未能真正拥有装备火炮与鸟铳的独立作战部队,为数不多的火器都用于守城或分散在诸军手中,完全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

这可奇怪了。朝鲜对于火器表现的如此热衷,怎么最后会无疾而终了呢。

一方面,是朝鲜存在着客观困难:朝鲜的熟练工匠不够,从采矿到冶炼再到铸造的技术全面落后,像是正铁铳筒这种复杂、精密的武器,无法广泛装备于军队。

另外一方面,则是人的问题。

要知道,任何一项技术或者一种新战法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内行人居中推动。在朝鲜,对火器真正懂行的,只有李舜臣一个。全靠了他的不懈努力,才让朝鲜真正开始从冷兵器向热兵器时代进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