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我们如果读过历史,就知道历史上的屠杀太多了,从商都殷墟到元代的的四川,清代的扬州以及现代的南京,不胜枚举,屠城的事件总是伴随是大型的征战发生,似乎每次大家都以侵略者的残暴、野蛮和血腥来解释,但是对于这其中背后的必然性却没有思考,尤其是对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其文化发展进步已经超过了当时的中国,这里面是有深刻的原因的。

对于征伐的成功,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能够继续的征战,如果把占领的地区都分兵把守,那么你的军队很快就分散开来,战斗力减弱被各个击破,如果你不把守,那么被你征服过的地方很容易就组织起来再进行抵抗,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武器是很容易置备的,急了眼来一个揭竿而起,木棒竹竿也要对付一阵子,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人杀光,你进兵的背后没有人了,你就安全了。例如清兵占领扬州,当时满人总共才20万人口,而扬州就有100万人口,如果当时不屠城,清兵一走,马上就可以用这一百万人口中的青壮年组织起一个几十万的大军来!这样的隐患在自己进兵的后方,不屠城清兵是不敢过江的。

进一步考虑的就是如何能够控制被征服的地区,征服者的军队人数是非常有限的,对于控制广袤的地区所必须的就是将人口疏散,人口不集中,就组织不起来,比如你要是占据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你征集所有成年男子参战,很快就会有百万大军了,但是如果你占有一个像内蒙古这样的省,人口一样却组织不了多少人,这就是差别,这样一来屠城的结果是使将要受到攻击城市里面异常恐慌,城市的人口逃散,逃散到农村去,同时逃散时还要带走大量的城市内的粮食等战争资源,从而使下面的城市在遭到攻击前大量人口减员同时带走粮食,这样这些城市在被攻击时已经成为只有军队的空城,兵员补给等问题极大,当年祖大寿等人在锦州、宁远等地对抗清军时由于辽民逃散,遇到的就是这样的问题。所以认为屠城后其他城市会死战到底使得征服变得困难的看法是非常主观片面的。就如受街亭的马谡,认为在山上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