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全词托物咏怀,抒发故国沦亡之伤怀,幽咽委曲,无限伤感,虽然是真情流露,不过总让人感觉骨力有些欠缺。下面一首《临江仙》,是1125年金军攻宋,徽宗逃往安徽时作的,前面几句平铺直叙,平淡无奇,但越往后面,越给人一种冲击感,尤其是最后两句,抛开作词的写作背景,只看词文内容,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过水穿山前去也,吟诗约句千余。

淮波寒重雨疏疏。烟笼滩上鹭,人买就船鱼。

古寺幽房权且住,夜深宿在僧居。

梦魂惊起转嗟吁。愁牵心上虑,和泪写回书。

当然,总体来说,徽宗诗词的传世精品不多,不过我们也不能刻意要求徽宗,以徽宗的丹青和墨宝,足以使他成为伟大的文艺大家。

日期:2011-08-28 15:53:46

(四)音乐

在《听琴图》中,那个身着道服,正在弹琴的人就是宋徽宗。

音乐作为一种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一种优美艺术,我想每个人都会喜欢的。以现代的标准来看,我们可以把对音乐的喜欢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仅仅喜欢音乐的,可以称为“乐迷”或“歌迷”;喜欢音乐并且歌唱得好听的,可以叫做“歌星”,如果能将乐器弹奏好的,可以称之为乐器家;能够创作出新的歌曲或乐曲的,可以叫做“音乐家”。但对整个社会的音乐有极大推动作用,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我们应该怎样称呼呢?现代社会好像还没有这样的人。而在北宋时期,却有一位这样的人,他推动了当时整个大宋社会的音乐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就是我们的徽宗同学。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