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01-01 13:56:10

第十八章:开拓之功07

这次的西征,不过是在为后来的东征渤海扫平障碍而已。主要用兵对象是西北的阻卜部族与回鹘部族,其次是西南地区的吐浑、党项各部族。西北方由阿保机亲自主持,西南方就交由次子耶律德光来完成。

西征大军在木叶山举行了盛大的祭山仪式之后,径直北行,沿途对叛服不定的部落进行征讨。征服诸部之后,耶律阿保机在乌孤山以鹅祭天,然后继续西行。

说起契丹游牧民族,必须要讲到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作为游牧民族,契丹人喜欢养鹰与放鹰,这与中原王朝一些纨绔子弟喜欢飞鹰斗狗不同,在契丹游牧民族中,养鹰与放鹰是件平常事情,是契丹人生活中一种比较原始的谋生手段而已。而养鹰首先要做的就是猎取天鹅。契丹人因为养鹰而亡国,留待辽末天祚帝一文中详细探讨。

人们喜欢用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取笑一些人不自量力,希求不原本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真实的情况却是不想吃天鹅肉的蛤蟆不是好蛤蟆,非但是癞蛤蟆想要吃天鹅肉,就连人也是非常想吃的天鹅肉的。原因无它,只因为这天鹅肉是好东西。据蒙元宫廷太医勿思慧对天鹅肉的药性研究分析‘天鹅味甘性热,无毒,主补中益气’。

勿思慧在元仁宗延祐元年至延祐七年(公元1314—1320年)间在元宫廷任饮膳太医,负责皇室的膳食营养调配工作,是当时有名的营养学家,当然也是一位美食家。他曾经对各种不同品种的天鹅做了药理分析,对天鹅肉做了逐一品尝,为满足元皇室的口腹之欲对天鹅做了许多详细研究。游牧民族也深受孔夫子膳食文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影响,将吃天鹅肉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明白了这些,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契丹皇帝为什么在猎获了头鹅之后,必须要先‘荐庙’,然后才可以大设筵宴,与臣子们大快朵颐。好东西必须要想着祖宗,这也是他们尊崇祖宗的民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