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对语精警工整,是全篇的警策,给读者提供了充分想象的艺术空间,为后人称之为“天然奇偶”(杨慎《词品》)而传诵不止,光景常新。张宗肃在其《词林纪事》中也这样评价道:“细玩‘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意致缠绵,语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什么叫“倚声家语"?就是这联特别适宜放在婉约柔媚的词里。它用了许多虚词,意味幽长,情致缠绵,语言生动、优美,余韵不断;具有回环起伏、抑扬跌宕的艺术美感。“落花”的衰亡,既反映了美好事物的消亡的不可避免的,又突出了时间的无情。“燕归”的新生,揭示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美好的事物旧的消亡,新的又会出现这一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规律,带有朴素的辩证法。

日期:2011-10-26 19:52:20

据《宋人轶事汇编》记载:大晏先得“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但久无下联相对。一次,晏殊来到维扬,住在大明寺中。他随意在寺中游玩,忽然发现墙上有一首诗写得令人击节称赏,可惜没有作者的姓名。于是他唤来寺庙里的住持,询问这诗是谁写的,终于打听到诗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大明寺附近。于是约王琪一起饮酒赋诗,后散步后花园。此时正值暮春,满地落花。晏殊感叹地说:“写诗难,写出好诗更难。有时头脑中灵光一闪,得到一句妙语,却一年半载都对不上下句,就如我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吧,每看到落花飘飞,就想到这句诗,却长期没有对出下句。”王琪随声说:“何不‘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一捋他那短短的三绺胡须,仔细吟咏了一下,欣喜若狂,连连称妙:“对得好,对得好!”便将它填入词中。以后总是吟咏不绝,还把这联写入《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七律里。但是,这联在词里婉约多姿,情韵摇曳,而在诗里就黯然失色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