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里面没有写杭州超乎寻常的繁华,四方辐辏,商家林立,而是写自己隐居的闲适生活。坐在楼阁之中,看到西湖里三三两两钓鱼的船儿浮在西湖的水面上,渔翁悠闲地垂钓,自得其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是何等的写意!世界上能够有多少人懂得这种生活无尽的快乐?你听,渔笛声声,在芦花丛中荡漾,然后传得很远很远。词人的思绪也随着这笛声飞入云霄,飞入清清的湖水里……

这种生活,真的是诗意的栖居,只有那些热爱自然的人才能体味出其中之美!

当然,这种场景只有在南方,在杭州才能看到,北方有谁看到过在深秋时节这种芦花飘飞、白鸟成行、渔翁悠闲垂钓的情景?

《忆余杭》其十云: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这十首词里,最有名的就是这一首。春秋后期,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表面上向吴国称臣,暗中却卧薪尝胆,准备复国。此事被吴国大臣伍子胥察觉,多次劝说吴王杀掉勾践。由于勾践暗中贿赂吴王的宠臣伯嚭,伯嚭便在吴王面前力陈勾践的忠诚。夫差念伍子胥是先王旧臣,几次忍耐,最后一次火了,当场以“欺君之罪”赐伍子胥“属镂”宝剑一把,令其自杀。临终,伍子胥告诫儿子:我死后将我尸悬于南门,吾要朝暮观吴国之败。那天正是农历八月十八日,正午,夫差见此便命令手下用鲇鱼皮裹伍子胥尸体,扔进江里,并愤愤地说:“伍子胥啊伍子胥,我让你永远看不到越国侵入吴国的日子!”不料话未说完,伍子胥的尸首忽地朝天吐了一口怨气,使正在暗涨的潮水,突然浪涛翻滚,铺天盖地地涌来,犹如万马奔腾,吓得夫差没命地逃回了“姑苏台”。从此,人们便称伍子胥为“潮神”,把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称为“涨潮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